鋰離子電池具有電壓高、比能量大、充放電壽命長等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產品、便攜式小型電器、儲能系統等多個領域的產品中。
鋰電池在裝配完成時是沒有電的,必須充電激活。首次充電就被稱為‘化成’,用于激活電池體內的活性材料。而化成也叫‘活化’,化成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同時也是影響電池性能很重要的一道工序,因為在電池首次充電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在碳負極與電解液的相界面上形成覆蓋在碳電極表面的鈍化薄層,稱之為固體電解質界面膜或SEI膜。
當電池經過化成后也來到最后一步工序-分容,分容則是對電池進行充電放電,檢測分容充滿時的放電容量, 來確定電池的容量。只有測試的容量滿足或大于設計的容量,鋰電池是合格的,而小于設計容量的電池不能算是合格的電池。這個通過容量測試篩選出合格電池的過程叫分容。
鋰電池的化成和分容精度要求:為了提高電池的循環壽命、穩定性、自放電性、安全性等電化學性能,必須嚴格控制鋰電池的一致性或精確評定電池等級。
目前隨著電動汽車與智能無限設備快速發展,鋰電池的市場也在不斷增長。相對生產制造效率也在不斷提高,國家提倡節能減排的環保要求,鋰電池化成也正大量采用能量回饋的形式,實現節能環保。所以在化成分容工序的滿放電之前,進行多次的淺放淺充循環,這樣不僅有利于SEI膜的穩定,更可以縮短分容工序所消耗的時間,降低能耗的同時可以提高產能。
聲明: 本網站所發布文章,均來自于互聯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電話:15017023059)